1852年,Stokes提出了被后人稱為Stokes定律的理論,是人類首次從理論上闡述熒光現(xiàn)象。
1921年Lagorio觀察到熒光染料發(fā)出的可見熒光能量低于它所吸收的可見光能量,為此,他推論:熒光染料具有將不可見的紫外光轉換為可見熒光的能力。他還發(fā)現(xiàn)天然纖維的白度可通過用熒光物質的水溶液處理而提高。
1929年Krais 采用Lagorio的原理證明,將泛黃色的人造絲浸入到6,7-二羥基香豆素配糖體的溶液中,干燥后發(fā)現(xiàn)該人造絲的白度有了很明顯的提高。
1929年PaulKrais首先發(fā)現(xiàn)了馬栗樹皮中含有的無色物質馬栗樹皮素在紫外光線下能夠發(fā)出藍色的熒光。將未漂白過的亞麻織物在馬栗樹皮水溶液中浸泡后,織物的白度顯著增加,這是發(fā)現(xiàn)較早的熒光增白劑。由于馬栗樹皮素與纖維親和力很低,性能不好,因而沒有使用價值。
1934年英國的ICI公司制備了首個化學合成物一--4,4'-二氨基二苯乙烯- 2,2'-二磺酸的二?;苌铮闷鋵w維素織物及紙張進行處理產生了熒光增白效果,并將它作為熒光增白劑申請了專利。
1940年德國的Bayer公司推出工業(yè)上具有實用性的熒光增白劑,實現(xiàn)了熒光增白劑的工業(yè)化,并作為染料工業(yè)的一一個分支得以迅猛發(fā)展。特別是二苯乙烯類熒光增白劑目前仍占世界各國熒光增白劑產量的50%以上,可見其在熒光增白劑中的重要地位。
1942年Ciba公司向市場投放了結構為二苯并咪唑類熒光增白劑。1943年又推出了DSD酸雙三嗪類熒光增白劑。1944 年IG Far-ben公司生產了4,4'-雙(芳酰氨基)二苯乙烯基- 2,2'-二磺酸衍生物。
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(1945年)以后,熒光增白劑在瑞士、英國、美國、前蘇聯(lián)、德國、波蘭、捷克斯洛伐克和日本等國得以加速發(fā)展,非二苯乙烯類熒光增白劑也在研究開發(fā)。Ciba、 lford、Geigy. BASF等公司相繼開發(fā)了苯并嗯唑類、香豆素類、吡唑啉類、萘二甲酰亞胺等不同類別的熒光增白劑。產品結構、品種、產量不斷增加,應用領域不斷擴大,由天然纖維發(fā)展到合成纖維,由紡織品發(fā)展到紙張、合成洗滌劑、塑料、涂料、防偽、激光探測等非紡織品領域。1956年第二版《染料索引》正式將熒光增白劑列為染料的一個分支。
目前為止,世界上熒光增白劑的產品牌號有近2500個,分屬15個基本結構類型,在《染料索引》.上登錄的熒光增白劑品種近400個,世界著名的生產廠家和公司16個,遍布世界13個國家和地區(qū)。